2006-10-13

我不想再看到這個畫面了啦。。。。。。

Bloglines



-------------------------------------------------------------------------
Posted by snowred.tw

2006-10-02

簡立峰談數位閱讀與Google

上星期六(2006.09.30)去參加了一場數位出版與閱讀的研討會 ,七個月前加入Google台灣工程研究所的簡立峰所長,做了一場「數位閱讀與Google」的報告,向憂心忡忡的台灣出版界發表Google在書籍數位化方面的走向。即使我覺得已經看多聽多了Google的故事或神話,但當天還是有點小驚訝到。我想別人或許也有興趣,也為了避免腦碟日久消磁,就整理了一下當時的重點如下(小標題是我加的):

(以下的「我」為簡立峰)

神秘兮兮的對外發言保密措施

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在外面發表的所有powerpoint等投影片,都要經過老闆審核,所以,我每次出去做報告演講,乾脆把老闆發下來的投影片挑出幾張,整理一下,就可以使用了。也因此每次報告的投影片都差不多。

不過,目前的技術還無法預先審過要說出的每一句話,所以現在用嘴說出來的部份,還是很自由的,因此不會與其他場次的內容都一樣。(!)

Google是硬體公司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Google並不只是搜尋引擎,它還有很多層面。Google的理想,是組織世界上的資訊,也因此需要很多的硬碟。以Gmail為例,一億個使用者,需要多少硬碟容量?若每個人用1G的話(事實上現在每個使用者至少已經可用2G多),就是個龐大的數字,這還不算Google Vedio。現在的使用者,把所有的資料存在網路上的硬碟,這是以前想像不到的方式。

Google可以說是個硬體公司,需要很多很多的電腦主機,每一分鐘都燒壞一個主機。當你查一個關鍵字的時候,全世界數十萬台PC主機動起來,瞬間取得答案並且合併出結果。

因此主機的價格要便宜,否則公司無法負擔,別人用買100元買的主機,我們非得要用1塊錢來買不可,不然行不通。硬體幾乎都在台灣採購,Google需要什麼硬體都是由自己設計,台灣生產,ODM 也在台灣。就這個部分來看,台灣對Google的影響是百分之百。

人才與發明

而控制主機的軟體,Google都是自己開發。Java、Firefox、internet的發明人(或共同發明者),都是Google的工程師。他們並不是在Google如今將近一萬名員工時才加入公司的,而是Google在還是個300人小公司時就進來了。在小規模時就能吸引這些人,這是Google 的過人之處。

新進人員要加入Google時,大家都聽過,要經過很難的考試,這些題目連我都覺得艱難,大概是念資工系的人在學校時會遇到的最難的題目--雖然是我出的,這就是老師的好處啊--,而通過考試的人,需要連續答對20幾個這種等級問題,平均每題作答的時間只有三到五分鐘。

Google在這些人的努力之下,每週最少也會發表一種新產品或新服務。我們的問題不是在於發明不出東西來,而是發明的東西太多,太多發明排不上隊,就像香港擁擠的機場,很多飛機排隊等著起飛。

「Google台灣」成立之後的第一個貢獻,就是讓台灣繁體中文首頁,加上一個「最多」,將Google的一些使用者常用的工具與服務,在繁體中文首頁上呈現出來。



但事實上Google提供的新服務太多,很多服務都沒有中文化,即使是英文介面的服務,也很多沒有介紹給使用者,都是使用者自己翻箱倒櫃去找出來用的。

即使在這種情況下,Google還是經常購買別人的發明,別人已經有的,我們就盡量用收購的方式,不必自己花時間研發。購買了之後,因為Google通常面對的是大量使用的情況,與一般軟體處理的數量不同,所以這些發明,通常需要再經過我們的修改。

Google Book Search與出版業

Google的自我定位是平台,我們不作內容,以後也不會作(又是Google自出生以來不斷強調的立場)。我們不會去和生產的內容者去競爭。Google Book Search 就是提供技術平台,幫助出版社推廣書籍,並不是要和出版社競爭。我們不會作球員兼裁判的事情。如果把自己生產的內容放到搜尋的結果中,會讓使用者起疑,會失去使用者的信任。

出版社參加Google Book Search,可以完全控制內容,那些要放上Google Book Search而哪些不要,隨時都可以增加或刪除。

Google Book Search將書籍放上網路,是更方便使用者搜尋,而且也有保護版權的措施,對於有版權的書籍,使用者只能看到關鍵字搜尋的那一頁,以及前後兩頁,共五頁,而且會限制每一個IP在一定時間內搜尋同一本書的次數,不會讓使用者透過關鍵字搜尋而把整本書看完。Google Book Search對於一些出版商是有幫助的,有的出版商因為參加Google Book Search而使銷售增加三倍。

在過去,有很大的出版集團,但一般人未必感覺得到,而是感覺到有很大的書店。現在,不管是多大的出版集團,你只有一個網址。這一點跟過去改變很大。在 Google Book Search,小出版商與大出版商的地位很可能會翻轉過來,以前的大、小,未必還有意義。

由於出版商之間有「排他」現象,某幾本書多一些人看,另幾本書就減少被閱讀、被購買的機會,因此,網路時代的出版界有可能重新洗牌。

現在的書籍,名稱就要便於搜尋,也許書名的前半段是個吸引人但看不太懂意思的一段文字,後半段的副標題,就要很清楚表達這本書到底在幹什麼,否則使用者一定搜尋不到。

書籍數位化工作

Google Book Search要依靠掃瞄、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ze光學文字辨識技術),將大量書籍數位化。你要數位化幾本書可以靠毅力,但是數位化一億本書,就要靠好的技術。許多大學想自己來進行書籍數位化的工作,但是他們發現各大學各自進行的成本或技術的門檻太高,不如交給Google來執行。而且我們數位化過程根本不收錢,完全免費,只要把書載過來就好了。這讓各大學與圖書館更樂於合作。

在掃瞄書籍方面,我們有自動將書籍翻頁、掃瞄的機器,而OCR技術Google應該是全世界最好的,對掃瞄後的文字,辨識率非常高。

事實上,OCR辨識率只要到達百分之八十、九十,在搜尋上就不會有問題。OCR辨識出來的文字,事實上是給電腦看的,使用者下關鍵字,電腦尋找,然後把搜尋結果的那一頁顯示出來,但顯示給使用者的頁面,其實是影像檔而不是文字。文字只是電腦尋找關鍵字的時候用的。

Google Book Search很快將出現中文書籍

中文書籍的OCR技術,目前正在大陸測試,不久之後就會推出,到時候Google Book Search就會有中文書籍。

英文版的Google Book Search,搜尋書籍的結果,會呈現出在美國的那些書店可以買到那本書。以後台灣也會有這種服務。

翻書的體驗

書籍數位化之後,對於閱讀的體驗會有很大改變。現在已經有些電子書的工具,可以做到很像真的在翻閱一本實體書的感覺,即使是用筆記型電腦,在越來越輕薄短小的趨勢下,像以前看書一樣在沙發上、在床上,也會越來越普遍,你不用為了看電子書綁在電腦桌前。這樣發展下去,傳統式的看書的感覺會不見了。

紙本書籍、紙本報紙的閱讀年齡,正在不斷老化。玩Game長大的世代,對於紙本都是字的書籍會不耐煩,會跳躍式閱讀,可能更喜愛看多媒體的產品。

科技並不是故意要取代紙本書籍,而是趨勢自然形成。也許不是在短期之內,但長期來看,不同類型的書,被數位化電子書衝擊的時間會不同。例如學術論文和童書,被衝擊的時間點會不一樣。

不只是書,辦公室也越來越電子化。Google台灣的辦公室沒有印表機。我到Google七個月了,沒有用過一張紙,簽名都在電腦上。Google台灣沒有讓一棵樹倒下。
(這是簡老師延續在中研院時代愛講冷笑話的習慣XD。至於Google辦公室沒用紙這件事情....我當時立刻想到的是Google的耗電量

Google News

不只是Google Book Search,整個潮流對於內容生產者的衝擊是很明顯的,包括書籍,報紙,音樂,軟體等方面。以前這些內容賣的是載具,書、紙、光碟,但是技術進步之後已經漸漸改變了。

當使用者吃習慣了便宜飯,就不會想花太多錢去買這些東西。例如Google News之類的服務出現之後,看報紙的比例一定往下降。不過,有許多人抱怨Google News上的「台灣版」繁體中文新聞中,大陸新聞太多,其實也有很多香港使者抱怨香港版的台灣新聞太多,這都是因為目前的技術,還沒有辦法完全判斷繁體字的新聞之中,哪些是台灣、香港、大陸,大家都有繁體字的新聞。

繁體中文、簡體中文

大家會看到很多簡體中文在Google或Google News、Google Scholar(以後也會出現在Google Book Search),繁體中文使用者有危機感。但是繁體中文仍然有機會。我們兩千多萬人越來越會看簡體字,同樣的,對岸十幾億人(只要有上網的話)也越來越會看繁體字,我們也並不吃虧。使用詞彙的習慣會有差別,但Gap會越來越小,不成問題。繁體字的創作可以持續,反正繁體、簡體在電腦上只要按一個鍵就可以互換,不過,若要考慮大陸市場去創作、出版,則是另一個問題。

Google不會放棄繁體中文,但是繁體中文的服務量趕不上簡體中文是趨勢(更不用說英文),也許100個簡體中文介面,同時才有50個繁體中文。長期來說這是趨勢。

套用數學的說法,長期而言繁體中文的絕對影響會增加,但相對影響(在中文世界的比例)會減少。

Google奇特的「本土化」作業方式

Google台灣的工作,並不是把Google的所有產品通通化為繁體中文,而是由每個產品的原始團隊去進行localize本土化的工作,繁體中文介面由Google台灣監看有無問題,也可提供協助,但真正要做localize的,是原團隊。當然,這樣的方式會常常遭遇到文化適應、衝擊的問題,我們常犯錯,常需要改進。

那Google台灣的工作到底要作什麼?老闆也沒有規定任何方向,只要求做到最好,把最好的人才找進來。Google台灣現在有十個人,但我們不是要作十個人的事情,而是要利用所有Google工程師的智慧來完成一件事情。工作的地點,並不影響工作的進行,即使是在美國總部,所有的工作也是在網路上,沒太大差別。

個人創作的的興起

對於台灣出版業的衝擊,我想除了數位化、簡繁體中文之外,還有個人出版的興起。技術的進步讓個人以部落格、vedio出版,都越來越容易。個人出版的內容,很多都很新鮮有趣,很吸引人。在Google Vedio上,下載量最大的是個人創作的有趣影片,而不是好萊塢之類的電影。

那麼,出版社編輯的價值是不是不見了?Google是不是造成了危機?我想Google無心造成危機,這個危機是全球化帶來的。在全球化趨勢之下,品牌定於一尊,其他人只能做供應商。若出版商的加值鏈沒有創造獨特的東西,不管是編輯還是什麼,若只是創作的話,在未來很容易被個人所取代。

趨勢、趨勢、趨勢

我以使用的立場來看,數位化使流通變得更加容易,但使用者未必願意掏錢買。只有最喜歡的東西,才能讓使用者願意花錢。

這時候,有名的作家會比出版社更重要,因為作家就是讀者所認識的品牌。就如同唱片業,明星比業者更為人所知,也更影響消費者。

贏家通吃的趨勢,將會更加嚴重。

-------------------------------------------------------------------------
Posted by snowred.tw

2006-09-26

web2.0演唱會 完結篇

下午的研討會,因為電腦沒電(座位無插頭,真是好個國際會議中心啊),而且本人實在想睡,因此也就記錄得馬馬虎虎。不如我們以圖代文,看一下下午場次在幹嘛:




談了很久的創投

接著是WEB2.0案例

PCHOME在談自己的web2.0




雅虎談長尾現象與WEB2.0




然後,是無名小站給大家上WEB2.0的課.........


接著是愛情公寓的自我介紹


瞄過不多又很糊又很暗的照片之後,就直接進入戲肉吧:

HEMiDEMi的「陳創辦人」(主席發明的拗口字眼)閃恩上台報告。

黑米飯團此時以兩次波浪舞加上呼口號,歡迎閃恩的上台~

但是很遺憾的,這部分並沒有拍到照片,因為我自己也在波浪之中啊 :D

(HEMiDEMi上立刻就出現拍得更好的照片了:http://www.hemidemi.com/bookmark/info/247603#comment_9363

看一下閃恩報告的「WEB2.0的第一支舞」:

其實這就是把「荒蕪別坵穡:【第一支舞】也是「集體記憶」 - Yam 樂多日誌」(←按此看這個書籤與討論串)收入HEMiDEMi書籤的故事講一次,說明2.0可以玩到什麼地步:從YouTube的影音、部落格、HEMiDEMi,三者反覆串連,最後引出一大堆親朋故舊關於新生聯誼時第一支舞的回憶。

有些很眼熟的重度使用者的ICON,看見了嗎?

又跳又叫又說故事的這個報告之後,只要是有在場的人,一定對黑米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呵呵。

(接著,直接跳過IBM在Social software、Social computing...的運用,以及微軟的Software2.0工作方式,因為我累了-))

研討會的最後是大座談,我向來愛聽人問答,因為有時匯出現有趣的對話,或有意義的討論(例如上午有人問(提問二):貧富差距很大,窮人無法負擔WEB2.0的服務怎麼辦。看被問者怎麼回答,其實挺有意思的)。


而下午的問答,則出現一些吐槽無名小站的發問:

Q:最近,無名小站原用戶持續使用的意願下降了,因為整個Business Model與經營考量太過商業化,太多廣告,與使用社群之間溝通不良,下載速度太慢,殘害使用者的信心,請問無名小站有什麼看法?(此時聽眾發出熱烈的掌聲與笑聲)(.......呃,我承認,我們這一區也很大聲)

(無名小站林弘全)A:盡力去改進,是我們的最大承諾。不過,有些批評是見仁見智的。但像是下載太慢,我們一定會設法改進。謝謝。

Q:我的小孩每天最少花一個小時在無名小站。聽說最近無名和雅虎有一些財務上的關係(雅虎要以十億收購無名的傳聞),我的小孩就問,一直支持無名的使用者是不是可以分到一些錢?(台下聽眾又在笑了)

A:使用者的流量帶給網站好處,這是沒錯,不過,流量與網站營收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呈現對應的關係。這對於我們或其他人來說,都還值得好好研究。

.......嗯,不管怎樣,人家還是挺會回答問題的,對吧?

(這個研討會明天還有WORKSHOP,不過是廠商參加的。我們這些沒有生意要談的就不能參加了)

PS.後來發現marxwang也有到場,拍了許多現場的照片
-------------------------------------------------------------------------
Posted by snowred.tw

web2.0演唱會live(四) Business 2.0(IV)國外新興Web 2.0網站案例分享-Bubbleshare,以及Panel Discussion

11:10-11:30
Business 2.0(IV)國外新興Web 2.0網站案例分享
Bubbleshare
's founder Albert Lai(http://www.bubbleshare.com/

(依然沒有休息...Orz)

(此人今年剛滿28歲,在香港出生,加拿大長大,對創業充滿熱情。於是,就開始自信滿滿的創業傳道。他提到創業時要找能互相配合的伙伴而非自我中心的明星、注重使用者體驗、找創投的經驗、找人買公司的退場機制...)
(而我,則進入彌留狀態.............)

(終於休息十分鐘了)
11:30-12:00
Panel Discussion
如何掌握科技創新服務趨勢
Web 2.0可以帶來什麼?
Web 2.0帶來的影響與因應
主持人:資策會副執行長黃國俊
與談人: -TechCrunch- flickr- HeyMath- salesforce.com - Bubbleshare- Opendawn

黃:WEB2.0就像浴火重生的火鳳凰,刺激經濟的成長。但這個現象可以維持多久?其中是否有道德、社會的問題,如何因應?是否有老大哥監控式社會的出現?對於現實、虛擬社會,會有什麼影響?

提問一:在成立新公司之前,對於FLICKR來講,是否一開始就有獲利模式?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打入市場?TECHCRUNCH想打入中文市場?要找人中文翻譯嗎?

TechCrunch's CEOMichael Arrington:讓有些營運模式一開始不清楚的人先來講吧!請FLICKR~

flickr's founder Stewart Butterfield:現在比過去容易一千倍,因為很多成本越來越低。對於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喜歡拍照:D,以許這是我們成功的原因之一。不過問題還有些複雜,因為我們重點在全球,而我們也必須符合當地法規。但亞洲的確是好市場。(只雅虎的與中國政府合作問題?)

salesforce.com亞太地區副總:一開始我們雇用很多矽谷專家,做很多有創意的事情,但是在私底下,我們也讓客戶感受良好。不是只有行銷而已,產品本身也非常重要。

Bubbleshare's founder Albert Lai:WEB 1.0 與2.0不一樣。1.0時你可能會在世界盃做廣告,2.0則不一定要這麼做,因為這個環境你容易找到顧客。進入特定市場不容易,例如中文大大擴張,會改變人們對網路的看法,這與英文環境不一樣。

HeyMath's founderHarsh Rajan:亞洲,中國印度,兩大人口中心,希望很多人可以在我們網站上翻譯,分享。我們之後會很注意這方面。

提問二:貧富差距很大,窮人無法負擔WEB2.0的服務,要怎麼辦呢?希望你們能給我們一些想法。

TechCrunch's CEOMichael Arrington:我昨天也想到這件事情。目前行動電話已經普遍化,科技為人所使用的程度更普及了,我們還要自一些事情讓差距更小。食物、醫療,都比以前更好,而這也比WEB2.0或在FLICKR分項照片重要。(麥克風交給Stewart Butterfield)

flickr's founder Stewart Butterfield:成本不斷下降,這是好事。買新手機,卻可以往路上賣掉(用舊後)。WIKIPEDIA,則是免費的。

salesforce.com亞太地區副總:貧富差距很多人提了。我們公司遵守一個原則:百分之一的利潤、資產、員工時間,提供給非營利活動。我們CEO寫過一本書《慈悲的資本主義》。我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參與NGO,也經常提供資源給NGO、救災、提供肯亞科技服務並教他們使用。

Bubbleshare's founder Albert Lai:越來越多人常淘汰還很新的硬體,這其實是很大的資源。若有人想整合這種資源用於行善,請和我聯絡。

HeyMath's founderHarsh Rajan:我們採取平頭式授權的標準,以印度為準作為收費標準。若印度他們能接受,應該其他人也能接受。我們不斷降低收費,希望能降低到零。

提問三:編輯軟體廠商和相機製造廠商的整合,這方面的演變會如何?對照片、影片分享有何影響?

TechCrunch's CEOMichael Arrington:我不知道。(麥克風丟給FLICKR。此君又搞笑)

flickr's founder Stewart Butterfield:很多免費軟體、開放源軟體,可與FLICKR使用。軟體廠商之間雖很競爭,但有很多互補關係,現在達成平衡的狀況,未來幾年也許不會有大變動。

提問四:雅虎收購FLICKR,GOOGLE也收購一些。大公司不斷收購,我們的創新,是否都會成為大公司收購的一環?

TechCrunch's CEOMichael Arrington:很多實驗、很多資金湧入這個行業,讓人措手不及,事實上大公司也手忙腳亂,未必完全瞭解市場。GOOGLE會一直用收購,以便增加打敗微軟的機會。雅虎收購FLICKR,多少錢?哦?不能說啊?(Stewart Butterfield攤攤手)總之,誘惑很大,因為價錢很高。

salesforce.com亞太地區副總:很多需求大廠商未必能滿足,利基的市場未必是大眾市場,在特殊地區會有特殊市場存在。我們提供平台,鼓勵這些創新,有些新公司也許就有機會被收購。我們如果用舊方式看軟體發展,就會被侷限住。

flickr's founder Stewart Butterfield:未來與消費者有關的公司,也許會有較多收購。要收購得太多了,要特別才有可能被看上。

Bubbleshare's founder Albert Lai:總是有些收購的標的存在,創意很重要,獨立自主的心態也很重要,一開始鞋帶要自己綁,之後才會有公司對你有興趣,才會出現退場機制。

HeyMath's founderHarsh Rajan:一開始我們也未找創投。創新還是需要財務上先獨立自主。

(中午休息時間到,超過預定的時間很多)

-------------------------------------------------------------------------
Posted by snowred.tw

web2.0演唱會live(三) 以HeyMath 的經營模式,看Web 2.0數位學習跨境服務的豐富化

10:50-11:10
Business 2.0(III)以HeyMath 的經營模式,看Web 2.0數位學習跨境服務的豐富化
HeyMath's founderHarsh Rajan

銀行金融業的曲線(分享為X軸,價值為Y軸),與教育的曲線,是相反的。教育產業分享越多,價值越多。這與網路web2.0相同。

很多小孩不愛數學。不過,重要的是老師,有興趣或沒興趣,很大程度是因為老師,因為學習的經驗取決於老師。我們能用這種情況創立個商業模型。

如何能讓老師在更大範圍彼此交流,求得好的教學方式?我們要想個方式。如何能讓新任的教師真正有信心與經驗?本來要很多時間,但網路能讓學習取現更加平緩,縮短辛苦的時間。如何能讓退休教師能繼續有所貢獻?這也是個問題。

(新加坡)小學生25公斤,書包有18公斤(不包含水壺),這真是作惡。東西要是能存於網路就好了。

WEB2.0能對這一切有什麼幫助?

我不是科技專家,問我AJAX可能會得到爛答案。但我想要整合科技成果,運用於教育領域。

透過網路上的互動,很多人可以拿出自己的教育資源來分享,也可以在上面取得跨國界的資源。

我們建立一個架構,基礎設施。但其實要經過很多溝通的過程,才能讓大家願意使用平台進行分享,並且回饋使用教案之後的感想。大家在上面提供想法、考試方式,可以讓教師們發現別人的方法,擴大眼界。

雖然登入使用需要一點點費用,但我們每年都不斷降低金額。

HeyMath: http://www.heymath.net/index.jsp
-------------------------------------------------------------------------
Posted by snowred.tw

web2.0演唱會live(二)flickr's founder:Stewart Butterfield

09:50-10:20
題目:Business 2.0(I):flickr發跡到被Yahoo購併關鍵與未來發展願景
講者:flickr's founder:Stewart Butterfield

flickr起源是很偶然的,原本是要做大型多人連線遊戲。測試的時候反應還不錯,但是創投沒多大興趣。2004年時我們推出flickr,用了很多WEB2.0的想法。這些想法都不是我們發明的。

flickr上,社群是很重要的。現在flickr有十萬個社群吧?

照片時傳數目與速度,兩年間飆速成長。2005年三月被雅虎併購。在數量圖比上看到,此時圖片數兩與速度明顯增加。

攝影的功能,在於記憶、連結、溝通。而相機現在已經可以隨身攜帶。兩千年以後,網路速度變快,圖片傳送速度也加快。這都是我們flickr風行的背景。

以前的電腦玩家被認為是地下室怪人,但現在卻是很多社群的活躍人物。他們會真的舉辦聚會。伊朗德黑蘭也有flickr玩家的聚會。

flickr的API,每月會收到四百M的要求。(?)

flickr成為世界之眼。三月,巴黎暴動,有很好的照片在上面。白俄羅斯政治騷動,記者有時候無法好好報導,但是拍照,放上flickr,卻簡單多了。或者SONY電池故障使NB爆炸,我們八樓辦公室有十幾個人在拍照,也在flickr上(哈哈)。

使用者是內容創造者嗎?但,創造內容不是使用者的目標。他們拍照,放上網路,是為了和其他人建立關係,和親友分享,具有慷慨的文化意涵,讓他人接受他的觀點。

flickr和WEB2.0其他平台,也是EMPOWERMENT(!)的工具,都協助人們互動。但閱聽人大部分不在乎什麼科技;那一點都不重要。

(疲勞轟炸,中間沒休息)
時間:10:30-10:50
題目:Business 2.0(II)全球最成功的新一代隨選軟體服務工具的經營模式
講者:salesforce.com亞太地區副總 Doug Farber

(但是我在休息了:P 反正我又沒用過他們的服務...)

(大會提供參考文件:CRM的新趨勢 :On Demand CRM與salesforce.com
http://www.itmag.org.tw/magazine/article_single_236.htm

-------------------------------------------------------------------------
Posted by snowred.tw

web2.0演唱會live(一)官員致詞、Trend2.0 - 講者:TechCrunch's CEO

Web 2.0國際研討會與高峰論壇http://www.itmag.org.tw/bloger/web20pages/topcon.html

* 會議日期:95年9月26、27日(二、三) 9:00-17:30
* 會議地點:國際會議中心TICC 3樓大會堂(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

我參加的是第一天:9/26:Conference(TICC 3樓大會堂)「非收費式」研討會

其實我的工作與web 2.0的商業應用沒有直接關係,只是常在用一些被稱為web2.0的線上服務罷了。本質上,我只是個來看熱鬧的鄉民,以及HMEiDEMi的重度使用者。所以,我理所當然的走到黑米粉司區坐下來,開始記錄。

09:00-09:10
Opening 經濟部政務次長施顏祥 、資策會執行長柯志昇 致詞

簡單來說,政府單位舉辦這個演討會的想法,是認為web、特別是web2.0式的平台,是台灣進入國際市場的利器,能充分運用以小博大,取得優勢。

時間:09:10-09:50
題目:Trend2.0 key note:從web1.0到web2.0的發展,來看web的演進與未來趨勢
講者:TechCrunch's CEO Michael Arrington

我在techCrunch負責寫作,每天與公司見面,然後發表評論,每天三到四篇文章。

web1.0是單向的體驗,去買東西、拿東西,或者像是看電視。但你不是創作的一部份。web2.0很簡單,有了雙向溝通。未來人們回想這段時期,一定會體會到現在的新變化。我有幸生於此時。

有的網站集合許多網站的服務,但不是自己生產內容。這種web2.0平台,都與設計有關。他們有的是長期的雙向互動,例如我的網站,文章,是我跟讀者互動的平台,評論有時更有趣,我與讀者共同創造了TechCrunch。這與看電視完全不同。 分享是重點,就像YOUTUTBE,大家在上面免費分享。

有個被稱為「長尾」的現象: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某種專家,而市場則會決定牠們是否成功成為專家。我以前是律師,但是成為專家,透過網路,則比以前容易多了。業餘玩家的力量變大。techCrunch前六個月,我一毛錢沒花,運作良好,直倒流量太大。傳統大報很緊張,因為它們跟這種成本低的新聞網站或部落格,很難競爭。

電腦有很多事情無法做,但人可以。人寫、人翻譯。而這種工作可以在網路上分攤,把很多人在網路上連結起來。這是好還是壞?十年之後會有很多人討論的,但這就是正在現在發生的事情。

AJAX、FLASH/FLEX,加強了網頁互動性。標籤這種設計,有什麼重要性?標籤,每天看很多很多,有點看膩了。所以我認為不管是標籤,或網頁設計的原則,要容易使用,簡潔,組織明快。

WEB1.0,重點在設計,把網站弄漂亮吸引人來或許就夠了,但WEB2.0,重點在DATA,DATA要容易讓人互動、分享。

WEB2.0的時代,虛擬世界即將到來,誰能管理虛擬與實際世界的諸多問題?這是個問題。政府能嗎?也許不能。

但如果你能管理虛擬世界,也許你就能大大成功。
-----------------------------------------------------------------------
Posted by snowred.tw

2006-09-24

站務報告:RSS、ATOM訂閱的Feed URL 被Blogger更改了

這個部落格的訂閱方式,原本是用Blogger這家BSP業者提供的兩種Feed URL:http://snowredtw.blogspot.com/atom.xml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rss.xml
今天發現它居然已經改了,
Feed URL改為:http://snowredtw.blogspot.com/feeds/posts/full

(這個Blogger Beta真是的...有重大改變就不能發個信通知一下啊?)

一定有些來訂閱的朋友,就這麼不知不覺的收不到新文章了吧?只好來公告一下,麻煩大家更新一下訂閱器上的Feed URL。

(咦?但是收不到的人,大概還是看不到這一篇吧 Orz)

更新:
Feed Burner上的Feed URL已經處理過了,
原本用http://feeds.feedburner.com/SnowredtwsWatching訂閱的,
不需更改URL,
請繼續安心使用。
只有用這兩個Feed URL訂閱的才需要更改: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atom.xml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rss.xml

9月27日晚間最新消息:
今天晚上發現,之前無預警罷工的兩個Feed URL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atom.xml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rss.xml
又突然恢復作用,可以餵食讀者了
(好個Blogger Beta啊,大剌剌的失去功能,若無其事的恢復作用)
所以,從現在本部落格能起作用的Feed URL計有: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atom.xml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rss.xml
http://feeds.feedburner.com/SnowredtwsWatching
http://snowredtw.blogspot.com/feeds/posts/full
隨便你挑
真是個盛況空前啊
-------------------------------------------------------------------------
Posted by snowred.tw

要撐大家來撐 - 台中市政府可愛動物樂園(系列三)

隨著時間慢慢沈澱,一週前訪查可愛動物樂園的經歷,也一件件整理出來了:Mini可愛動物園區一遊之心得,與 一日遊之後拜訪努力給予貓狗一個人道環境的志工住處,還有iang訪查園區之後的感想如果牠們還活著Portnoy與志工的訪談 ,呈現出與園區官方說法的強烈反差。

其中我最驚訝又有點心酸的部份是:

幾乎每位志工都有忍氣吞聲,為貓狗而與園方委曲求全的經驗,但是園區照料人員對於照顧手法的怠慢,還有不願意接受指正的心態讓他們這幾個月來充滿使不上力的挫折感。總歸來說,志工們唯一的要求大概就是希望園區人員能用「更在乎」的態度來面對這些生命,因為這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才是把懷孕母狗結紮、隨意選擇安樂對象、對早已僵硬的貓狗屍體視若無睹、放任貓狗舔舐被噴灑到身上的漂白水....等一切的淵藪。
台中市政府動物防疫所、可愛動物園區,與志願幫忙的一般市民,竟是這樣的對待關係。一個愛護貓狗小動物的志工,必須「委曲求全」才可以繼續幫助那些幾乎是任人宰割的動物(七天沒人領養,在法律上就真的是任園區官方決定要不要吼伊細)。

Wneli轉載 了來自「援救弱勢生命聯盟」的聲明:一份鄭重的聲明:我們絕不放棄!!公立收容所都該走的方向!!公開!透明!真心!真心為動物而工作!!

還記得09.16當天去可愛動物樂園時,園區的課長親口背出聯盟的網址給我們(啊,在這方面他真的好認真)。可見,他與他的同僚們一定會看到如下的字句:

我們要的不是即刻為了「好看」而拼命刷洗、減少動物數量的虛擬美好園區環境,我們渴望見到的是一群真心想要改變心態,願與愛護動物的志工一起為台中市流浪動物未來謀福利的防疫所官員。
不過,就算是看到了,他們會怎麼改進呢?從台中市政府對於聯盟的官式回覆中,我可是一點都看不出來。

還有原本尚未參與此事的部落客,開始關注台中市政府可愛動物樂園的行事作風:ilya阻力最小路,潮濕的地面,還有:無盡‧永恆台中可愛動物樂園(?!)後續報導

也許,台中市政府及其動物防疫所是打算用硬撐的方式,一方面不承認他們有什麼問題好改進,先挺過最近的風波,等大家都忘記這件事情的時候,再配合控告志工的法律手段,讓所有關注可愛動物樂園的人閉上嘴巴。

真要做到這種地步,那他們一定得撐很久很久,遠超過他們的想像。

-------------------------------------------------------------------------
Posted by snowred.tw

2006-09-21

Google進入政治領域:Google NetPAC成立了

今天逛到一個消息,忍不住想動手整理一下:Google將尋求政治上的影響,就如同它在IT界的重量級地位一樣。

針對今年美國11月的選舉,Google於本週一證實,已經於上星期四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提交文件,申請成立一個政治行動委員會(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or PAC,有的新聞稱之為Google NetPAC),將投入金錢來支持特定政治候選人,以影響國會的立法與表決。

Google的華盛頓政治顧問Alan Davidson說,Google NetPAC將會支持「替使用者爭取開放與自由的網路」的候選人,也就是認同Google網路政策的政治人物。

另外,Google還聘請共和黨籍的老政客進行國會遊說活動,致力於聯繫該公司與共和黨的關係。Alan Davidson也聲明,Google並非總是偏向民主黨(雖然之前常被人這麼認為),而是採取兩黨均衡的政策。

這家位於山景市的搜尋引擎龍頭公司對政治越來越積極,應該跟這幾年一直在國會山莊吃癟有關。例如,想推動網路中立性(Network neutrality)、阻止ISP業者依照付費等級而提供不同服務的努力,遭到失敗。2004年又因為與中國政府合作,把搜尋結果中的敏感內容篩選掉,因而在國會受到強大的批評,甚至被類比為納粹政權的合作者。

不過,明年美國國會若再度把網路中立性問題列入表決,Google這一方可能會有更大的實力。

研究「矽谷政治」的專家、San Jose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Larry Gerston說,Google是個加州高科技公司的典型例子,它原本不認為自己跟政治有什麼關係,只要注意產品和人們的使用體驗就好了,但久了以後,公司就會瞭解到:要嘛利用政治保護自己,不然就讓政治傷害自己。

但介入政治領域,是否真是必然的選擇?1990年代後期開始,一些大科技公司如Microsoft、Intel和Oracle,將他們的PAC捐款視為公司政治戰略的一部份;但另一些大公司IBM、Apple,卻沒搞這一套。

不久之後,Google「不作惡」的信條,將會在現實的政治領域裡遭受更多的檢驗吧——看看它會不會創造出另一種政治?或者,變成另一頭怪獸...


☆以上消息主要來自:

Google forms 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
(By Anne Broache, CNET News.com Published on ZDNet News: September 18, 2006, 4:50 PM PT)

Google will flex political muscles PAC to raise money for causes, candidates; lobbyists on board
Verne Kopytoff, John Wildermuth, Chronicle Staff Writers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Saturday, September 16, 2006

☆其他相關:

Google forms political pressure group

Mr. Google goes to Washington

-------------------------------------------------------------------------
Posted by snowred.tw